未来医疗什么样?可能不再要排长队挂号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今天,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3)健康高峰论坛迎来了一大波站在医疗健康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大家讨论的焦点是“ AI变革,拥抱健康”。论坛干货满满,不少新鲜的观点引人注意。
(资料图)
WAIC 2023上展示的国产智能手术机器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摄
WHO、国家卫健委均有意应用AI技术辅助医疗
当前,将AI技术用于医疗诊断的辅助并不鲜见。
“安徽推出的医生助理系统覆盖全省1692个医疗卫生机构,近3年来提供辅助诊疗2.8亿余次;北医三院在北京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处方前置审核,累计审核处方30余万张。”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一级调研员沈剑峰说,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这些应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医疗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效率,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百姓对优质资源的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他介绍,国家卫健委对此非常重视。
下一步,卫健委将完善制度设计,探索医学人工智能推广模式;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促进医疗人工智能跨界融合;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推动医学人工智能规范发展等3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数字创新司司长Kidong Park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确认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善医疗健康、改善人民福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早在2020年,世界卫生大会就批准了全球数字卫生战略计划,该战略确认AI潜力,并建议将此类技术分享用于治疗。
但是Park同时表示,所有技术都存在被滥用、带来危害的可能性。WHO在2021年针对AI创新方面提出了6条基本规则,即保护人的自主权、促进人类福祉和安全和公共利益、确保透明性和可理解性、培养责任感和问责制、确保包容性和公平性、促进AI可持续性和响应性等。
未来门诊或将产生重大变化
AI技术可及,也要医生们愿意使用它。高峰论坛上,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透露,根据GE在全球范围内的调研显示,中国医生对AI决策技术的使用信心度最高。
“6月6日,我们做了全球双盲调研,调研了约7500名医生。”张轶昊介绍,GE主导的这项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全球的“医疗健康风险”。他介绍,被调研的医生中,有六分之一的人在2030年年龄会超过60岁,被调研的中国医生中,有近30%的人在2035年将达到60岁。
WAIC 2023上GE展台展示的新设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但这些明显已经不年轻的医生们,却对新生的AI辅助治疗技术充满信心和尝试的欲望。特别是中国医生,他们对人工智能信赖程度高于全世界其他地方。76%的中国医生对AI在临床决策上使用有信心,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只有50%左右,韩国只有35%。
未来3年,有74%的中国医生觉得AI技术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而美国只有40%;69%的中国医生认为,人工智能能实现更快健康干预,在美国是50%,韩国是35%;68%的中国医生认为,AI技术有助于减少医疗服务的差异,美国是39%,韩国只有36%。
“我们分析,这是因为中国各地有比较明显的医疗服务差异、资源不平衡存在,所以这里会有近30个点差距。”张轶昊认为,在中国发展AI诊疗辅助技术的机遇“非常非常大”,“中国病人数量也多,我们有信心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中国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周翔对此也充满信心。参会前,他询问ChatGPT,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会让医疗领域产生哪些重大转变?
ChatGPT回答得面面俱到,从疾病诊断,到个性化治疗、新药研发、患者管理、医疗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它都罗列了一系列可能产生的变化。但最令周翔心动的,是病人的变化、门诊的变化。
“病人可以使用远程医疗、预防性医疗、个性化治疗、自我管理这些手段,而不是一定要去医院挂门诊号。同时,门诊服务也要改变,传统面对面的门诊服务可能会大大减少。”周翔说,未来医生的职能也会发生变化,工作流程也会有变化。
周翔预测,未来在医疗领域里面用好AI,最重要的是三个步骤:一是收集信息,包括穿戴设备、大型医疗设备等都是收集病人信息的重要工具;二是处理信息,进行准确高效地分析;三是“问正确的问题”,让各种AI工具来帮忙决策。
他介绍,目前联影集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共建通才大模型,就是在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流程当中自动生成入院手续、手术计划等,“我们目标把中山医院独到的诊疗经验,训练到模型当中去。医疗领域AI大模型落地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很精深的知识变成工具,在其他医院推广”。
香港已经有了“超级医院”雏形
香港医院管理局CIO蔡阳也来到了WAIC 2023现场,他介绍了香港医院过去5年从无到有、逐步打造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历程。
“我们是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局领导下的公立医疗集团,相当于一家超级医院。”蔡阳介绍,医院管理局旗下有3万张病床、近7万名医生和3.7万名护士,负责照顾香港750万市民中90%的专科和住院病人。
在数字化的转型的大趋势下,目前所有香港医管局医院和诊所使用了同一套信息系统、同一个数据库,整个医管局拥有一个负责开发运营信息化系统的2000人团队,自主开发几乎所有的核心系统。
目前,香港医管局已经储备了30年、近1000万人(包括游客和已故香港市民)的全面高质量健康医疗数据,共有约50亿条数据记录,针对每个人都有纵向连续性的医疗数据。
2016年,医管局以数据合作为基础,吸引香港当地大学教授和博士生来实验室联合开展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多数已经在世界知名科期刊发布,部分已在医管局所有医院落地部署。
比如,香港医管局自主研发的胸部X光AI辅助诊断产品目前已在全香港所有公立医院门急诊室全面落地。
蔡阳说,未来,医管局还会牵头研发更多数字化医疗产品,“未来所有的医疗系统都要具备人工智能技术”。
技术方面,香港医管局会在3个领域做进一步探索:一是在医管局内部打造安全快速统一的GPT应用平台,同时打造医管局自己的医疗GPT;二是为香港政府打造未来10年数字医疗平台,现有医管局所有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无缝集成到政府数字医疗平台中去;三是把现在高度集中式数据平台向分布式零信任WEB3.0转型,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人工能数据服务。
标签:
为您推荐
- 深圳海关全力构建现代化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从源头到餐桌守护市民“舌尖安全”
- 2022天津蓟州区中考一分一档表
- 技嘉x299主板怎么样(技嘉x299主板支持什么cpu)
- 官方:鼓励开发针对既往症和老年人的疾病保险产品
- 花旗上调比亚迪目标价至602港元,较现价还有130%上涨空间
- 《剑与远征》全新SP英雄「噬星女王-萨菲娅」登场!限时副本同步开启!
- 江阴银行7宗违法被罚198.8万 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等 天天观天下
- 世界观天下!里面有400多种中草药,这个网红“百草园”你去打过卡吗?
- 每日短讯:再见了!湖人!损失一千万,他正式告别洛杉矶…
- 中国气象局:6月份我国暖干气候特征突出_精选
- 无锡预计7月中旬出梅
- 天天讲安全|自治区药监局对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 天后李玟自尽去世!天生残疾、丈夫背叛,曾为丈夫做9次人工受孕
- 当前快播:身份证查年龄函数(身份证查年龄)
- 全球快看点丨ChatGPT训练数据涉及恐怖小说作家版权争议
- 厦门象屿(600057):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上市
- 世界新消息丨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维护国安除恶务尽,外部干预徒劳无功
- 全球快讯:学航天科普 过快乐暑假
- 焦点速讯:短短两周回撤超40%!前“公募一哥”旗下产品跌惨了 重仓AI惹祸?
- 女人主动向你透露三个隐私,就是在给你机会,别不懂 每日热讯
- 巴西增产绊倒白糖,机构:四因素影响糖价走势_微头条
- 静官全部小说作品集_静官全部小说|当前简讯
- 大家推荐一下好玩的古装游戏_每日速递
- 观焦点:建筑预算软件有哪些(建筑预算软件哪个好)
- 朝夕学社_对于朝夕学社简单介绍|观天下
- 性健康十五讲
- 新疆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服装行业制版师决赛开幕 天天视点
- 焦点关注:一边销量上涨,一边变卖工厂,现代在打什么牌?
- 每日资讯:这个夏天动起来!宿迁暑期运动火热
- 从“出行难”到“通江达海”的蜕变之路 天天关注
- 公用事业燃气
- 鸿海将在越南投资2.46亿美元建厂 生产电动车零组件-当前最新
- 【当前独家】江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金融赋能上海国际汽车城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世界时讯:莫斯科市长:新莫斯科区、莫斯科州遭无人机袭击
- 戴德梁行:上半年深圳不动产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达150亿元 自用买家需求持续发力|世界热点
- 每日快讯!红霞岛游戏最新招聘信息:急需一位高级战斗设计师
- 盘点12位两亿合同球员的荣誉和天赋,库里依旧超值
- 刚冻结的账户为何紧急解封?原来是为百余保安发工资
- 观点 | 2023新疆棉花面积单产双减 总产或明显下降|全球百事通
- 每日聚焦:绿色通道优“鲜”通关 巴克图口岸助力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
